近年来,我国在航空航天以及深海探测等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,人们对环氧树脂基泡沫材料的应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,尤其是对泡沫材料的抗压性能。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,主承力结构构件不仅会承受大部分的弯曲荷载力,而且还会承受大量的压缩载荷。但是,传统使用的环氧树脂基发泡材料的强度性能比较低,逐渐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各领域对材料强度性能的高要求,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均衡强度以及低密度之间的关系。新型低密度环氧树脂基发泡材料的研发,不仅能够满足主承力构件对强度的要求,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模具浇铸的效率。
环氧泡沫材料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,逐渐形成了三种制备方法:空心微球法、化学发泡法以及物理发泡法。虽然后两种发泡方法的密度比较低,但环氧树脂直接和气相相互结合,导致气孔过大,且很难控制,进而降低了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。
我国低密度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起步比较晚,和其它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,一般情况下,我国在制造环氧树脂基材料的时候,多选用不饱和的聚酯材料作为基体,会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选用不同型号的空心玻璃微珠。在1985年的时候,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研制出了我第一代复合泡沫材料,该复合材料采用了环氧树脂、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基体材料,并把密度控制在0.5g/cm3,把耐压强度控制在6MPa。在之后的研究中,我国的环氧树脂基材料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很大的进展,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,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继续进行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