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华夏模具网了解,冷/热模注塑成型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注塑部件的美观性。该工艺有助于改善半晶态和非晶态树脂制品的外观,特别是对于非晶态树脂尤为明显。在注射阶段,当模具表面温度超过非晶态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时,表层材料即使接触到模具表面,也不会出现传统注塑生产中常见的冷凝现象,从而确保了聚合物在注射阶段能够自由流动。随着模腔的填满以及模腔内压力的增大,树脂被迫流出,这有助于模腔表面的完美复制,并提高制品的表面光泽度。
对于填充型材料,被迫流出的树脂在制品外表面上形成聚合物薄层,它可将填料(玻璃纤维、碳纤维或矿物质等)包覆起来,从而提高了制品的光泽度并降低了表面粗糙度。研究表明,这种方法可使光泽度提高50%~90%以上。总之,冷/热模注塑成型工艺对于改善制品的表面粗糙度是非常有利的,它可使玻纤增强材料制品的表面粗糙度得到70%的改善。即使是无填充材料制品,其表面粗糙度也可获得20%以上的改善。
1.减少可见的熔接线、射流和流痕
冷/热模注塑成型技术有利于改善熔接线的深度和可视程度。利用一个测试模具,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分别采用冷/热模注塑成型技术和传统的注塑工艺分别加工了3种不同的材料。使用传统注塑技术生产的部件,其表面熔接线的深度介于6~13μm之间,而在采用冷/热模注塑成型工艺生产的部件上,完全看不到熔接线,因此也无从测量其深度。这一突破性的改进意味着对某些产品的涂装作业可以省去。
2.减小内应力
内应力通常是导致产品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之一,在某些情况下,它还有可能缩短部件的使用寿命。一般,采用传统方法注塑成型的部件具有较高的内应力,此时如果应用四氯化碳(CCl4)这种广为熟知的应力开裂促进剂作溶剂进行试验,就会导致部件的开裂。而采用冷/热模技术注塑成型的制件由于具有较低的内应力,因此即使采用了CCl4溶剂,也不会导致部件的开裂。显然,采用冷/热模技术注塑成型的部件在使用前可取消退火处理。